自古以来正一道对于戒律威仪、性命双修、经文教旨并及茹素出家几个问题十分看重。首先较大的误解在于正一道除了所谓四不吃(即牛狗乌鱼大雁)都没有禁忌,殊不知道教斋法中便十分注重不沾荤腥一个行为。
道教中分荤和腥两种,荤是指韭、薤、蒜、芸薹、胡荽这五样,腥是肉质食品,道经云:“真人体质清虚,不染秽恶,妖魅阴浊所聚,惟喜血食。”所以祖天师提出:神不饮食的一个观念,而人要修炼成神也必须避开荤腥这个杂秽之气,在正一上清派《黄庭经》中也说“五味外美邪魔腥。臭乱神明胎气零,那从反老得还婴?”故此道教中比佛教更早,是世界上最早一个提出茹素不沾荤腥的宗教,也可以说是世界素食主义者的先驱。从侧面也可以反应出,全真茹素行为并非和佛教学习,沿用道教的观念。
贰
那么还有一个较大的误解便是正一不提倡“出家”。个人针对这个问题想沿用陈耀庭先生的一个观点:即道教出家并非源于佛教,而是修道生活必然的结果。道教入山修行都是清苦的生活,结庐为伴而已,每日餐风饮露,怎么可能拖家带口的一起到山里面去修道,故此上古的方士也好还是后来的祖师们也好,入山林中修行都是一个人而已,充其量带几个徒弟入山,所以说这是道教修行的必然结果——出家。
早期祖天师创教时候也是要求祭酒只能在规定的治靖内行动,可以理解为道教在城镇内出家的一个早期模型,而后北魏寇谦之改革天师道,规定道徒可在家立坛,朝夕礼拜,不必出家修行。提倡方便法门,才有了道士能在家修行。但是正一道依旧保留有出家,并没有废弃,唐《太上出家传度仪》称,“夫出家者,义趣甚深,利益洪远。出家有两种,一者恩爱,二者诸有始学之人,既值明师,志能勤苦,执事奉承,餐受妙训。若在居家,父母妻子,爱累相缠,如处囹圄,不得自在,适意从容,远近随师,询请玄业。故告父母,请别妻子,舍离居室,远游山林,依凭道舍,弃俗服玩,黄褐玄巾,舍世荣华,随缘告乞,广建福田,惟道是务。”这段话明确地说明了道士出家的原因和目的,而在此之前南北朝还有《洞玄灵宝出家因缘经》,可以看出家这个定义,是道教固有,也不是全真学习佛教而有,而是道教本来就具备的一个为了更好修行而定制的教规。
至于戒律方面自祖天师创教便立想尔戒以约束道民:“行五为,行柔弱,行守雌,勿先动,此上最三行;行无名,行清静,行诸善,此中最三行;行无欲,行知止足,行推让,此下最三行”。这只是最原始的正一戒律,在正一祖师们的眼里“戒,解也,界也,止也。能解众恶之缚,能分善恶之界,防止诸恶”。故此而后便提出更多的戒律如《老君说一百八十戒》、《女青律戒》等等,并且还提出道徒们需要严守威仪,从住观、饮食、事师、奉道、斋醮等多个方面一百三五条威仪中,要求行住坐卧都必须规范,以至于洗手梳头都需要诵咒,在《云笈七签》、《净明宗教录》中便有睡醒时咒曰∶当愿众坐,从迷入觉,一旦豁然。让教徒们达到真正的身心合一,无有妄念。故此张继宗天师的《崆峒问答》中会提出:“何谓正一?正者不邪,一者不杂。正一之心则万法归一,故曰正一。”
叁
那么基于这个原因,正一的祖师们认为如果修道之人过于专注风水术数,阳神阴神,附体上身一流,则是违道离经的做法,南北朝天师道陆修静祖师提出“祭祀鬼神祈求福禄,谓之邪,称鬼神语占察吉凶谓之袄,非师老科教而妄作忌讳,是之巫。书是图占冢宅地基堪舆凶咎之属,需上章驱除…正科所明,永不肯从,法之所禁,而竟尊用,背真向伪,谓之倒也。”
四十三代张宇初天师也曾在《道门十规》说:高行之士,惟务致虚守静,一念不生,万缘俱寂,性天道法,心地雷霆,不落万缘之窠臼,惟究向上之真宗,斯为上士也。又等圆光附体,降将附箕,扶鸾照水,诸项邪说,行持正法之士,所不宜道。因此《老君说一百八十戒》的第七十七和七十八戒中提出:不得为人图山立冢宅起屋;不得上知星文卜相天时。
所以我们可以发现正一道的一个更为清晰的轮廓,是一个仙家之正者。那么因为历史的原因自清朝统治者对于道教的打压,加上近代的一些原因使得正一道士被迫迎合民间文化,使得原来的面貌难以呈现,对于这个情况六十三代天师张恩溥感慨说:“有些离经叛道的巫术,渗入了道教的范畴,不仅拖道教之名而存在,在某些地方几乎代替了道教,导致广大道众丧失宗教自觉,未能维护道教正信观念。”这个现状是当下的一个遗憾,不过当下道教界已经在努力恢复道教的文化,那么个人也希望道教弟子能够逐步的正知正信,去了解到正一道的本来文化,而不会受到那些不正之风的影响去对它产生偏见,管孔之见,方家正之,慈悲!
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“云修行(ID:xiuxingyuncn)”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
何为“宗坛”?
道教“醮坛”之制,最早是由正一天师创立的,用来举行法事活动的场所。当初,第四代天师张盛,再返龙虎山,于祖天师炼丹处建“传箓坛”,并于每年的三元日传授法箓,是为“正一玄坛”,后称“万法宗坛”,印用“阳平治都功”玉印。
东晋时,上清派魏华存祖师的弟子杨羲、许谧,在茅山创建了“上清宗坛”,宗坛九层,印用“九老仙都君印”。
葛玄祖师一派,经道祖降授《灵宝经》,由陆修静真人给予整理科仪,发扬光大,使灵宝之教大兴,于阁皂山(葛玄祖师成道处)传“灵宝经箓”,建“灵宝法坛”,又称“元始宗坛”,用“元始宗坛印”和宋徽宗赐给的“元始万神”铜印。
最后,经过历史的发展,由天师道融合上清、灵宝、清微、净明等诸道派,形成了广义上的正一派。
四大宗坛的区别万法宗坛
龙虎山正一玄坛(万法宗坛):龙虎山在今江西省贵溪市上清镇,为历代张天师家族世居之地。相传,祖天师曾建草堂于此,居此炼丹三十余年。晋永嘉年间,第四代天师张盛再返龙虎山,建祠堂于祖天师当年炼丹处,并在附近建立了传箓坛,于每年的三元之日传授法箓,是为正一宗坛之始。
唐玄宗时,于京城建授箓院,龙虎山置传箓坛。唐武宗赐帑于龙虎山立宫,改传箓坛为“真仙观”。
经过宋元时期的发展,龙虎山天师道成为道教中心,总领三山符箓,原本的“正一玄坛”,因此改名为“万法宗坛”,取万法归宗之意。后历经明清发展,天师府第堪称与曲阜孔府媲美,万法宗坛的影响力也进一步扩大,成为道教的重要祖庭。
上清宗坛
茅山上清宗坛 :茅山是江南名山,上清宗坛的所在地,三山符箓之一。茅山一直以来,都是道教有名的道场。西汉时,三茅兄弟来居本山,行医学道,成道飞升后,留下了后来的茅山道派。
东晋时候,南岳魏华存夫人的弟子杨羲、许谧,在茅山建立了“上清宗坛”,道教中以经箓授受,就是从他们开始的。
道教历史上,有名的宗师如:陆修静、陶弘景、王远知、潘师正、司马承祯、李含光等人,都是上清派的法裔。所以到了唐代,上清派便发展成为道教的大宗,声望隆盛,茅山也成为道教中最负盛名的名山之一。时至今日,茅山依然是道门圣地之一。
灵宝法坛
阁皂山灵宝法坛(元始宗坛):阁皂山,在今江西省樟树市,以山形如合、山色如皂得名,也是太极左宫仙公葛玄祖师得道之处。宋以后,朝庭允许授箓者,唯广信之龙虎、金陵之茅山与此三者而已。宋徽宗赐“元始万神”铜印,至今用之。故道教中尊为“灵宝法坛(元始宗坛)”,为有名的三山符箓之一。
宗坛所在之处,原名灵仙馆;隋时毁于火,再建草堂;北宋政和八年始赐名为“崇真宫”。崇宁三年,加赐“万寿”;淳佑六年,又加为“大万寿崇真宫”。根据山志所记,它应当是宋代道教宫观中的第一大观。
如今的阁皂山“大万寿崇真宫”,由正殿和厢房组成,坐北朝南,总建筑面积280余平方米,系1992年重建,是阁皂山中著名的道教宫观。
净明宗坛
净明宗坛:在我国道教史上,具有重要的影响。其“忠孝神仙”的教义宗旨,融合了儒道两家思想,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传统。
净明道渊源于晋代的许逊祖师,成为宋元间,在江西南昌兴起的道派中,一支重要的道派;在江西以及江南广为流传,至今仍广泛影响江西的民风。它以“忠孝廉谨,宽裕容忍”八字要义为准则,体现“净明忠孝”之旨。
净明道的传度,始自东晋时期净明道祖师许逊许真君,以南昌为中心,设坛传教,并逐渐形成以西山万寿宫为祖坛的“净明宗坛”。如今的西山万寿宫,依旧是江西乃至全国的著名宫观,具有重要的影响力。